我是哪个?
射手座东北汉子,性别男,喜好女,
一八六的身高,有着不可以透露的体重:
生于九六年的双十二(感谢某宝的双十二让大伙记住了我的过生日),
我是游侠客欧美澳线路商品策划。
高中留学袋鼠国,在澳洲国内一待就是六年,
在蓝带学了西式快餐,大学学了酒店管理,交换到荷兰学了物流,但我还想上天,所以我又学了飞行;
澳洲这个“荒岛”没困住我的脚步,还是一个人走过了26个国家和区域,
非常努力的去成为一个有趣的人,由于我太无趣了。
--------------------------------------------------分割线下有惊无喜------------------------------------------------------


2015年和2016年,我去了两次朝鲜。
首次坐飞机入朝,第二次坐火车从丹东入朝。
随着着耳边不时传来的,“疯了嘛?”“别回不来了”这类碎碎念,我还是去了。
其实,行程千篇一律,导游一样的官话导游词,不可以随便外出酒店,四天的行程,讲解了四天的主体思想。
这就是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在我看来,朝鲜人好像就是不疯魔不成活。
直到2016年,第二次入朝
朴导看着我自己来便和我单独在酒店大堂攀谈起来,
他看着我手里的单反相机和手机,问我能否看看我的照片;
从来没一个人这么认真的打量我相机里的照片,如获至宝一般,
他又把我拽到一个角落,问我手机里有没南韩的歌曲,我心一惊,出于担忧,不了解该如何回答
“我想听一听。”声音非常轻,但充满了渴望。
我插上耳机随意放了一首韩国歌曲,朴导的双眼里有光也有泪花。
“真好听,谢谢你。”
之于朝鲜,之于朝鲜人;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求而不能,舍而不可以。


























巴勒斯坦,伯利恒,巴以隔离墙
和一群在耶路撒冷青旅结识的小伙伴约着想去看看现实版的“柏林墙”
长长的高墙筑起巴以两国很难逾越的鸿沟。
只有亲自来到这里才能感觉到这种紧张的氛围,在伯利恒,在希伯伦,以军边防检查哨遍布全城,
你会迷惑到底身在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
多年的冲突让很多无辜民众倒在哈马斯和以色列的炮火中成为了牺牲品。
政治非常复杂,生命非常简单,或生或死。






















日本,北海道,小樽,美瑛
为了滨海小站朝里,
为了岩井俊二《情书》镜头里冰天雪地的小樽。
没能朝圣到阿寒湖,那里有渡边淳一念念不忘,长眠在阿寒水底的纯子。
在小樽走过船见坂,小樽运河,站在天狗山的森林里;
耳边仿佛都会回响起那句:你怎么样?我非常不错!
愿你已放手,常驻光明中。
























最后,
插播一个特别的吧,关于火车。
火车大概是伴随我童年最久的”玩具“了,从小最钟爱的就是绿皮车,享受那慢时光的旅游,
长大后,绿皮车愈加少了,但依旧坚持失火车旅游。
过去坐了30个小时的绿皮车去漠河,50个小时的硬座去拉萨,十八岁的过生日坐了国际列车从北京去莫斯科,在澳洲也体验了贯穿澳洲国内东西的印度太平洋铁路。
绿皮火车:像是一种乡愁。


















我的故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