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由西方文化碰撞当地琼北文化,摩擦出刹那火花过后,依然风情满满的年代老街。温情的骑楼市井生活将都市中忙碌的大家渐渐带回那个充满风情的年代。走在电影画面中的复古南洋建筑,手上拿着海南风味的零食,慢慢触摸这个城市的印记,这才是海岛游的正确打开方法。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一处最具特点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到今天有700多年历史。2009年6月十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广”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质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总长四点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3、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中一年级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风格所建。骑楼大多布满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非常有的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的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骑楼建筑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时尚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
海口的骑楼老街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20年代至1940年代,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距今有600多年历史。骑楼的历史与海口早期的对外开放息息有关。晚清时期,海口是当时全国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全岛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南洋谋生的人开始回家乡投资建设。1849年,最早的骑楼在水巷口、博爱北路一带的四牌楼街区建成,整片骑楼街区就是从这里延伸开来,形成了规模。
海口骑楼街区的进步来自于海上贸易与航运的进步,当时海口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海防与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因而活跃于东南亚与国内沿海地区的商户和劳工成为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也将各地的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
得胜沙路
街上有间冼太夫人纪念馆(俗称“冼夫人庙”),为纪念在南北朝时期对治理海南有卓越贡献、为安定团结统一开创大好局面的冼夫人而建。得胜沙是海南最大的服饰批发市场。
新华南路
上世纪6、七十年代风格的“解放电影院”,仍以毛笔楷体写宣传板招揽客户。
中山路
中山路是五金灯饰一条街,骑楼与鳞次栉比的霓虹广告辉映。
博爱路
贯穿博爱路的是东、西门市场。东门为海鲜干货市场,西门则是古玩一条街,大大小小古玩摊档沿街而摆。
游玩攻略;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免费
建议游玩时长:1-2小时
适合游玩季节:四季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