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部分
丹东凤凰山风景名胜区坐落于凤城市郊,距市中心仅3公里,南与朝鲜妙香山相望,北与本溪水洞呼应,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丹东凤凰山自古有“辽东第一山”的美誉。
南北朝时期称“乌骨山”。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游览此山,有凤凰飞来拜祖,太宗大悦,遂赐名“凤凰山”,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丹东凤凰山现已建成西山景区、东山景区,坐落于古城景区的丹东凤凰山山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东凤凰山最高峰为攒云峰,海拔836米。丹东凤凰山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历史文化古迹、边塞田园风光、风俗民情为辅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融“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幽静,黄山之奇特,峨眉之秀美”为一体,素以“雄伟险峻,泉洞清幽,花木奇异,四季景秀”的自然美著称于世。
凤城市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是我省11个创建区域之一。“除去凤凰山登高,大家还有大梨树采摘、东汤温泉沐浴、蒲石河森林公园游览等等,凤城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凤城市政府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2024年,凤城正式带入沈阳“一小时旅游圈”,2024年“十一“期间,乘高铁来凤游客达到9000人/天。到十月7日,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万人次,同比增长33.6%。其中,凤凰山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万人次,同比增长57.1%;达成门票收入750万元,同比增长60.3%,综合收入1200万元,同比增长49.6%。
2024年,凤城市凤凰山景区日前开放了全新的旅游景点――玻璃栈道。该栈道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游客可以体验“凌空之感”的惊险。玻璃栈道坐落于景区海拔七百多米处的“百步紧”和“天下绝”之间,依悬崖峭壁凌空而建,整条栈道全都使用三厘米钢化玻璃铺设。游客走在上面有悬空之感。玻璃栈道是凤凰山景区继凌空栈道后塑造的又一试胆力作。
从烽火台到箭眼峰,山路曲折受高低山峰所限,非常难广长见识,只有登上“神马峰”,“天下绝”,才能极目远瞠,使人心旷神怡。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脚下群山绵亘,蜿蜒起伏,重峦叠翠,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由南望去可见“黄海”犹如一条白带,天水相连犹如水晶宫。大小鹿岛依晰可见,故日:“天池在望”。
游览凤凰山,第一映人眼帘的天然名胜的大石棚。大石 棚高约太半、欹嵌前撑,石面朝南,坐地而憩。石棚上刻有“振衣千仞,直上青云”八个大字,苍犹刚劲,十分显眼 。石棚之上有一青松,枝干舒 展意在迎客,故称为“迎客松”。 石棚前面绿林虚掩,背悬崖遮日,流水潺潺悦耳,鸟儿雾里啼鸣。时若坐在石棚之中,顿觉山风送爽,心旷神怡。
每当雨后初雯或大雾曦云雨迷漫,山雾腾腾,似烟似云,一缕缕一片片平铺山谷,烟琐峰峦,时隐时现,松柏露里,微风拂面,此时登山,脚踏浮云,犹如来到九霄之巅,浮云缭绕像嫦娥翩舞,时而轻絮涌深谷,时而惊涛翻山顶,山峦类似赢海之仙岛。如遇细雨后的夕阳,必有彩虹异军突起,五光十色,就像一座架在太空的通天桥,更难得的是还会出现罕见的“佛光折影”。人立山顶之上,脚下烟云滚滚,而我们的影子却映射到云海之上,并有两层式一层光环镶嵌在影子上。如能身临其境,好像是脱离了凡尘世界,身居于虚幻漂渺的仙境之中,此即“山云铺海”之奇观。
凤凰山的入口处是两个悬崖形成的峡谷,从峡谷深处,流淌出一条山涧溪水见底,急湍蜿蜒流出山外,两侧翠柳拂岸,草木丛生,溪中有一巨��屹然而立,上刻“中流砥柱”的赞美词,时值盛夏,阴雨霏霏,山泉喷涌而下,溅飞似雪,涛声悦耳,沁人心肺。
一提到“瀛洲”大家便会自然地产生地联想到古人所称道的“三仙”之一的神仙造化之地,故而让人神往。 凤凰山上的“瀛洲”虽非“三仙”中的瀛洲,但也确有“瀛洲”流传之佳境,这就是古人之所赞的“东地瀛洲”。从雄狮啸涧的古城墙,石笋峰,经杜鹃坡到小石林,立之远眺另有一小天地显出漓江石林,黄山之险峻景色,果有传闻中的“瀛洲”之境。
每逢仲秋之际登上凤凰山顶峰,俯瞰群山是别有一番景色。秋高气爽,满山枫叶红似火。
由凤凰洞迂回攀登罗汉峰,山风送爽,松涛阵阵,疲倦之感,随风消失,爬上“神马峰”,古藤扶崖缠绕,古松顽强成长在石缝间,再向西望,则见一怪石,突兀反起,象一猛勇骑在神马之背上,有凌空而起,直冲霄汉之势。
过老牛背再盘旋而上,就到了凤凰山的第二高峰――箭眼峰,箭眼峰高入云端,时有云雾停留笼罩峰顶,山上望去,淡若炊烟,滚犹霭暮,时有缕缕轻雾。
“斗母”则说的是“斗母宫”。斗母宫位居“解放纪念塔”左上二百多步远的“斗母岩”上。宫旁有一巨石,呈片状竖立,南面刻有康德峻的诗:“划开天险,盘亘金甄”北面是陈济清所镶刻古魏书四字“出类拔翠”。宫后有一大圆石,四周铁栏围护,石上长有一株青松,游人可以登岩纵观胜景,故称此岩为“观胜台”。
游观音阁,需登高逾险,爬地近百米长的凤凰洞,此乃游山者必到之地,风景奇妙,别具一格,每逢农历中秋节月圆时,就会饱尝“听泉赏月,把酒问天,立地成仙”之味道。每当夜幕即将来临,月出东山,跃上古刹之顶,爬上古松之尖,朦胧之中的月亮便给这庙宇镶上银辉,古松翠柏枝头似玉似玉的缠绕着青纱。
平潭:塑造国际旅游海岛达成全域景区化
平潭:塑造国际旅游海岛达成全域景区化
平潭塑造国际旅游海岛达成全域景区化,以下为你带来有关内容,欢迎浏览!
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域旅游进步策略以来,福建积极响应,在颁布的《福建“十三五”旅游业进步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树立全域旅游进步理念,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把福建塑造成“全域生态旅游省”。通过两三年的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域生态旅游进步经验,力争到2024年,全域旅游省建设要获得重大进展,建成15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10个国家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在全域生态旅游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
2024年十月福建全域旅游工作推进会在泰宁召开。会议提出,要结合自己资源条件、进步阶段、产业优势进步全域旅游,把全域旅游与当地进步全局相结合、与产业跨界相融合、与提高综合服务相衔接、与加大地区协同相衔接,达成“八个全”即旅游功能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方位融合、旅游要点全域配套、旅游设施全方位提高、旅游市场营销全方位推进、市场治理全省联动、旅游改革全方位革新、旅游成就全民共享。全省各地特别是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高度看重,积极拓展创建行动,把进步全域生态旅游作为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现在,全省已有24个市县拓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包含厦门、平潭、武夷山、泰宁、东山、永春、屏南、永定、连城、仙游、永泰、尤溪、武平、德化、建宁等15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集美、周宁、福鼎、邵武、南靖、华安、永安、建阳、城厢等9个省级全域旅游试点县市),形成三级联动、梯队推进、点面覆盖的进步格局。
为了加快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福建旅游局当令组织拓展了“全域生态旅游书记谈”活动。福建旅游局局长吴贤德表示,推进全域生态旅游是福建旅游业进步进程中的一场变革,是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有效路径,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势必选择。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的'目的,就是要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福建)推行策略》和国家旅游局推进全域旅游的进步策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进步全域旅游相结合,以全域旅游为载体,发挥福建生态优势,凸显生态特点,加快福建旅游转型升级,吸引更多游客来福建享受清爽环境、赏析多彩的山水风光、领略八闽文化,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做出贡献。
今起,我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一把手联系实质谈创建,意在强化进步理念革新,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把全域生态旅游省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全域生态旅游
革新体制机制实行多规合一
推进旅游全民共建共享
去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策略》,明确平潭国际旅游岛定位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海岛生态旅游示范区、两岸同胞一同家园、对外开放要紧窗口”,提出“突出开放、生态、智慧特点,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达成全岛‘设施景观化、建筑遗产化、全域景区化’”。为此,全区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统筹全区资源,全方位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获得了初步效果。2024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89.56万人次,同比增长25.17%,旅游总收入10.96亿元,同比增长66.31%。
2024年12月7日,福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福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策略的推行建议》,全省上下一同支持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省领导在会上明确指出,支持平潭设立旅游进步委员会。我区最近着力健全旅游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已成立区风景区与旅游执法支队,加挂区旅游水平监督所牌子。
同时,启动编制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完成《平潭国际旅游岛进步规划》,将尽快召开评审会;《海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24-2030》已通过住建部审察;编制《平潭国际旅游岛旅游标准化进步规划(2024-2024)》,最近将组织专家评审,正式颁布推行。编制完成《平潭综合实验区智慧旅游规划》初稿。
为了推进全域生态化、景区化,我区正在积极编制《平潭综合实验区绿地系统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绿道网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启动翠园公园、玉井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建成竹屿湖公园;引进台湾民宿进步经验,颁布《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民宿扶持暂行方法》《关于进一步SEO优化服务促进民宿产业规范进步的指导建议(试行)》等打折政策,第一批重点推进北港、国彩、白沙、白胜等6个村庄民宿建设,其中投入800万元重点支持北港文创村进步,现在各村落已设立民宿100余栋,形成两岸年轻人旅社、石厝人家、石头会唱歌、老柴咖啡等石头厝品牌,初具规模。
健全全域配套推进产业联动
近年来,平潭着力健全全域旅游服务配套,加快旅游交通建设,加快岛内“一环两纵三横”干线路网站建设设,完善岛内交通互联网;加快推进石牌洋、将军山、仙人井等景区接线道路建设,将军山景区道路已建成通车;推进离岛交整体系建设(陆岛交通码头),其中石牌洋、钱便澳码头已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底主体建成。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拓展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拥有3A级旅游景区两家,正在指导海坛古城创建4A级旅游景区;健全景区配套设施,坛南湾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已完工并投入用,坛南湾旅游集散中心年底前竣工验收并投入用;2024年新建旅游卫生间15座已全部完成并投入用,2024年新建8座旅游卫生间;增设旅游标牌标识;设立澳前台湾小镇、海坛古城等游客服务中心;成立平潭智慧岛管理指挥服务中心,为旅游购物、餐饮服务、汽车出租等业务提供平台和数据支持;积极推进全区“一张网”信息归集工作,与行政审批、综合执法等部门强化信息交换、共享,接收市场主体行政许可、处罚信息3800条,确保旅游市场健康有序,推进旅游治理全域覆盖。
同时,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全域联动,颁布《促进旅游产业进步的九条手段》,每年安排旅游进步专项资金1亿元,优先支持重大旅游项目;策划生成《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重点项目(2024-2025)》130多个,总投资近3000亿元,涵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产业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对台对外项目、公共服务项目等五大类;加快进步“旅游+购物”,平潭对台小额产品买卖市场自2024年6月开始营业以来,已签约入驻商户294家,累计销售额近15亿元,累计接待游客68万人次;大力进步“旅游+海洋”,海坛湾成功获批国家海洋公园,启动金井邮轮码头规划和无居民海岛开发论证工作;培育“旅游+网络”产业,引导鼓励侠客旅游众创空间进步,以点带面,形成“旅游+网络”联动局面,形成一批融合旅游元素的网络创客基地。
在塑造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平潭积极吸引台胞参与建设。率先对台开放建筑、旅游、医疗等行业,现已有5家台资旅游社在平潭执业;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文明旅游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选聘“旅游服务水平社会监督员”,对旅游社、景区、旅游从业职员与旅游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组织旅游志愿服务,全年共组织以优化全域旅游环境为主题的“守护平潭蓝,千人蓝丝带”净滩、大型荧光夜跑、“平潭蓝”音乐节志愿活动50余场次,吸引全民参与,共建旅游环境;向区直各部门、旅游协会、文创协会、旅游企业分发旅游宣传商品十万余件,部门联动,通过招商推广、外事活动、交流联谊等一同宣传平潭国际旅游岛,形成旅游共享大格局,全力塑造“清爽福建・平潭蓝”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