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会上瘾的。这种瘾更甚于任何物质带来的刺激和愉悦。物质的瘾容易发生也容易消逝,精神的瘾却可能伴随终身,一辈子戒也戒不掉的。长久以来,你是否在探寻如此的小城,静悄悄的,无人知道。边关岁月,如风似沙,带走不少东西,也留下不少。每一种苦艾都深入骨髓,却门可罗雀。就像那千年的石土,仿佛不曾变化,又仿佛早已不是当年模样。你透过它们,清了解楚地看见一种东西,叫做灵魂。在无人知道的漫长岁月里,灵魂在四处游走。它不可捉摸,停也停不下来。
嘉峪关悬壁长城坐落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大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关城防御愈加严密,古称“断壁长城”。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从山上陡跌而下,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悬壁长城原墙现只余一截,底阔4米,上宽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层厚10-15厘米,土层厚10-12厘米。现存750米长城经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墙悬挂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的山脊上,高达6米,片石、土层厚度如旧。在墙头增筑垛墙和宇墙,首尾各添筑一墩台,在首墩和山坡上筑台阶式馒道。游人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险峻处如攀绝壁。
数百年前或者更远,嘉峪关不过是一个城门。这里的人天天只做一件事,就是守着这个门。当他们抬眼看着蜿蜒至远方,无边无际的长城,心中的苦闷顿时消解,只剩下内心满满的自豪感。几百年就如此过去了。守住这个门,守住这道泥土铸成的铜墙铁壁,这就是使命,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他们做到了。这类自豪挺拔的身躯,化成一堆又一堆皑皑白骨。关城以内,风云变幻,却一直安宁。当你走在嘉峪关,脚步请轻一点。由于你踩着的每一块石头,上面可能都刻着一个魂灵。放在耳边仔细听,就能听见它遥远绵长的诉说。它在说,远方的游人呵,我想给你讲一个长长的故事,假如你有空闲,假如你想听。假如你看见,请停一停,听一听。数百年后,嘉峪关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小城。即便在最繁忙的城中心,你也听不到看不到多余的喧哗。只有安安静静的水泥道路,和护着道路的杨柳树。是的,你肯定见过南方的柳树。它们大多长在湖畔,仪态万方,对不对。那样你应该认识认识嘉峪关的柳树。它柔韧而刚强,你不了解它在这里长了多少年,仿佛已经不少年。它身躯瘦小却巍峨不倒,荣辱不惊。这的确是我见过的最安静的小城,整个城市只有6趟公交车。每一个白天,它们在长满柳树的道路上人来人往,站点之间甚至是无需站牌的。第一次到来的异乡人会不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站点叫什么名字,会停哪路车。当我发现这个现象的时候,内心是巨大的不可思议。携带好奇,问身边也在等车的人。一位来自外地的男子,竟也回答不了解,但一脸的满不在乎。他要去火车站,我问这里能到吗,他不自信但毫不担心地说,应该到吧。而当地的一位阿姨却对我这个问题感到不可思议。仿佛从来无人问过此类问题。对他们来讲,公交车就像自己家里的自行车一样,需要外出时上了车就走,想去什么地方自会到达,哪儿还需要讲究路线什么呢。假如你有空闲,可以去一趟嘉峪关,去领会一下我今天和你诉说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