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博物馆中的佛造像,特别是唐代断臂菩萨像,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展示了唐代佛教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魔力。
1、基本信息
名字:唐代断臂菩萨像
材质:石刻造像
出土时间:1947年
出土地址:邛崃龙兴寺
2、艺术特点
造型优美:这尊菩萨像身材飘逸,造型优美灵动,展示了唐代佛教艺术雕刻的精湛技艺。
装饰华丽:菩萨像璎珞满身,细节之处雕刻得极为精致,体现了唐代佛教造像对装饰性的追求。
历史价值:作为唐代单体菩萨立像,这尊造像具备极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和艺术的要紧实物资料。
3、背景故事
1947年夏季,洪水冲垮了邛崃西河张公堤,露出了数十件大大小小的佛教石刻,这便是龙兴寺石刻。这类石刻中包含了佛、菩萨、天王、供养人头像、经幢、经版等,反映了盛唐时期西南古刹的繁华盛景。而唐代断臂菩萨像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4、文化意义
这尊唐代断臂菩萨像不止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唐代佛教文化的要紧载体。它见证了唐代佛教在西南区域的兴盛与进步,也为大家知道唐代佛教造像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这尊造像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文化风貌。
5、保护与研究
作为四川大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代断臂菩萨像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深入的研究。博物馆通过专业的展览和学术研究活动,向公众展示这尊造像的艺术魔力和历史价值,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了要紧的研究资料。